Friday, May 11, 2012

挑战 ~

看到一个前同事在自己的面子书上贴了这样一则话:

考试究竟是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,还是为了考学生的记忆力?
学习究竟是为了理解及掌握某方面的知识,还是为了考到好成绩?
老师靠学生究竟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还是为了为难学生?
我越来越不了解了
因为我已觉得现在的学习好像已经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了,
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?
为什么现在的教育会让人觉得好累,好无奈?

这是许多非精英班的老师所面对的问题。
里头有许多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。
到底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的因何而来到学校任职呢?

我做了以下的回应:

如果学生们都愿意将考试当作是
对自己能力的挑战,
作答能力的挑战,
坚持备考的挑战,
那我想学习会更有意义。
书上的知识,本来就是为了供学习,
中学阶段的经济学,其实可以应用在生活上的,
只是许多同学年纪还小,
还没有机会出来社会而不晓得如何应用,
所以他们会读得很辛苦。
我们身为老师的,
就是要将许多生活上与课文相关的实例,
在课堂上跟同学们分享,
让孩子们更容易了解,那么学习就不再是那么枯燥了。
背多分的孩子们会觉得经济学没用,
只是为了考试而“背考”。

我们会越做越累,
是因为同学们没有达到我们的期许,
连一丁点儿都无法达到(有时候只是一些学生没达到)。
我个人觉得:
如果我们将对于学生们的期许减少一些些,
就是将要求设在孩子们能力所及的范围,
多点看到孩子们的进步,
那么我们就会有成就感,
成就感是累积下来的。
成就感是需要训练的。
我们都必须知道同学们(尤其是后段班的同学),
他们极少数会在一时间就达到“期许中的成绩”,
故此,许多老师就会慢慢地对于这些龟速进展的同学失去耐性,
也对自己的教学逐渐感到沮丧,
失去信心,甚至放弃~
这是非常可惜的。

许多学生没有学习动力,间接的影响了老师们教学意愿,
这样恶性循环,最终吃亏的将是整个族群。
挑战吧!
挑战求存、挑战寻得成就、挑战成为动力。
不过,
这里我要带出的信息是:
将所要挑战的设定在超越自己能力许多的,
久而久之,挑战将不会再激发任何人,
反而将让一个人更陷入迷惘和没信心。

举例:

一个学生的数学成绩总在个位数,
挑战自己将学生的成绩进步为双位数,
结果学生取得17分,虽然他的成绩还是距离及格相当远,
但回想在我们的努力下他进步了;
下一回的挑战为将十位数进展到2,
结果孩子取得23分;
鼓励了孩子之后,将目标设定在3的十位数,
就这样培养孩子和老师自己逐渐有信息挑战下一个目标,
而这些目标是老师和孩子都有能力所及的。

假设,一开始就设定在50分及格分,
以有关孩子的能力是无法一时间达到的,
因此,老师极力要求,严厉执行,
孩子在心不甘情不愿的去尝试,
一次不及格,两次不及格,结果每次都没及格过,
就算偶尔一两次及格了,
老师也会于下一两回的不及格而生气,
最后大家可想而知,会有怎样的结局和心情?
最重要的是 ~
大家(老师和学生)都会对自己所设定的目标失去信心,
再也不会设定什么目标了,
不再相信“目标会达成”,
因为,大家都会认为,只是纸上谈兵。

进步需要时间和耐心,
绝对不可能一步登天,更不可以拔苗助长,
这样只会毁了大家本来具有的勇于挑战之心
不敢挑战,
那大家怎么会有动力呢?
学生不想为自己的未来挑战,
老师不想挑战自己的教学能力。
这样,我们的教育如何持续呢?

快乐学堂,
就是因为大家愿意挑战,
大家都动起来去挑战!
崇华生,虽然我不在崇华了,你们还愿意为自己挑战吗?


2 comments:

  1. 校长,不介意小弟分享给我单位的同事们吧?

    国林

    ReplyDelete
  2. 我不介意大家的分享,只是担心劣品让大家见笑了。感恩您的支持。

    ReplyDelete